進入21世紀,互聯網已經進入現代人的生活。但在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,這一切卻悄然地發生著變化。
當淘寶、嗨寶、拍拍等加速發展并擴大產業鏈之時,當更多的化妝品品牌蜂擁“觸電”之時,當網絡購物正當風靡之時,當廣大媒體廣談品牌上線之時,而卻有這樣一種風潮正反其道而行之,——那就是網商開始落地,開始建設地面實體銷售渠道。
繼《中國美妝》在去年8月推出“觸電的感覺”專題,并隨“中國美妝論壇”在全國舉辦了多期“2010中國化妝品網店峰會”,在業界掀起一陣“觸電風”。旋即在今年2月,《化妝品觀察》亦推出“電商萌動”專題,再度探討化妝品行業電子商務發展。
就在去年剛要做“觸電”專題之時,筆者曾與業內知名營銷專家吳志剛談到“網商落地”這一現象,但在當時算是機緣不到,沒有能夠深入探討。隨著,知名網絡品牌芳草集、膜法世家、御泥坊等高調宣布進入日化傳統渠道,這一話題才正式擱到臺面上來。
固然,他們目前都還是處于試驗階段,都還沒有在傳統地面渠道修成正果,網絡平臺仍然做得風生水起。但這不代表著這一現象不值得關注,而還是熱衷于“電商萌動”。說不定,早就過了萌動期,現在要回歸正溯了。
其實,網商落地也是有緣由的,因為傳統渠道銷售的作用已經深刻地影響著這個行業和這些消費群。
三線生機
這些網絡化妝品品牌商緣何同目前的主流趨勢背道而馳呢?是心血來潮還是早有所圖?通過對一些品牌商的訪談及筆者通過大量資料分析,這不是一次簡單的下線,而是作為品牌商的一次重要的戰略部署。
從大環境看,這種做法并非空穴來風,而是有著非常大的現實依據。筆者經過分析,得出以下網商趨于落地的三大因素。
1、網絡品牌時機成熟,有了更多的地面消費需求。
自2006年芳草集、御泥坊借助淘寶正式上線,到2008年膜法世家正式將銷售渠道定位于線上銷售,到目前為止這些品牌在線銷售已經都超過了三年時間。在這三年時間里,這些網絡品牌或通過明星單品打造,或通過個性化的網絡促銷方式,或通過精細化的服務管理,不管是在淘寶商城或是其他網絡銷售平臺,都打造出了一定的網絡品牌知名度。不管是從直線上升的銷售額還是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來看,它們都已經成為一定知名度的品牌。正是這種網絡知名度的打造,很多消費者也跑到終端門店去關注這些品牌的進駐情況。從各地零售商處來看,很多消費者在逛店的時候,都情不自禁地問到“你們店里有×××賣么?”當這些店主一遍又一遍地搖頭的時候,這些網絡品牌商們看到線下銷售這一并不被大家看好的方式。2、線上交易終不敵地面消費。
線上交易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新興購物方式,伴隨著這種趨勢的發展,網絡平臺交易額不斷上升。但通過很多的數據分析發現,線上交易總量遠遠不及地面消費之十一。2010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4554億元,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為5131億元,網上銷售中,化妝品零售僅占全部網上零售總額的4.1%(正望咨詢數據)。根據淘寶新近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0年美容護膚/美體/精油類商品全年的支付寶成交金額超過100億元,只相當于化妝品地面零售總和的十分之一。從這個大趨勢來看,地面銷售才是拉動消費的動因,網絡銷售只是一個補充的渠道而已,地面銷售是主流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。
3、從品牌打造角度看,地面渠道方能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。
不管你的品牌在網上銷量如何高,網絡展示產品的方法不外乎圖片展示,最為先進的方式也不過是三維成像,立體化展示產品。對于消費者而言,最直接的感覺就是對產品本身的感受。但是對產品的系列化感受、以及品牌所展示出來的形象就無法得到直觀的展示。在實體渠道以佰草集為例,它所展示出來的視覺效果絕對不局限于此。佰草集通過柜臺、產品、代言、廣告等多方面進行展示和宣傳,因為網絡品牌終端實力、平臺有限,大都只是通過網絡這一平臺進行宣傳,無法全面展示產品以外的東西。所以地面銷售也是打造品牌的一個重要方面。
從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,想要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及打造全新品牌,還得從實體渠道著手,只有“落地”才是檢驗品牌的唯一真理。